|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特朗普與普京各自發布通話聲明,美媒發現一些差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據《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5月19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专题)表示,他周一與普京進行了時長兩小時“非常愉快”的電話交談,不過雙方未能就特朗普政府和歐洲盟友力推的烏克蘭立即停火達成一致。


通話結束後,特朗普和普京都未暗示談判取得突破。特朗普稱,烏克蘭俄羅斯將繼續就停火展開對話,梵蒂岡也已表示願意主持談判。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是否會繼續擔任沖突的調停者。

“停火條件只能由雙方協商確定,因為只有他們了解談判的細節,這些細節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了解的。會談的氛圍和基調非常融洽。如果不融洽,我現在就會說出來,而不是等到以後。”特朗普在“真實社交”上寫道。


此前不久,據俄羅斯官方塔斯社報道,普京對特朗普的調解努力表示感謝,並表示“如果達成適當協議,一定時期內停火是可能的”。但普京重申了先前的立場,強調必須就更廣泛的條件達成一致,才能簽署更全面的和平協議。塔斯社稱:“莫斯科贊成停止敵對行動,但必須找到最有效的和平途徑。”

普京在通話後告訴記者:“俄羅斯將提議並准備與烏克蘭方面合作,共同擬定一份備忘錄”,該備忘錄將概述雙方對可能達成的和平條約的立場。他還補充道,備忘錄可能包含“一項可能的和平協議等,若達成相關協議,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停火”。

特朗普與普京通話後,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以及歐盟法國意大利德國和芬蘭領導人進行了通話。據一位美國官員和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在與普京通話前曾與澤連斯基簡短溝通,以協調雙方的外交策略。澤連斯基敦促特朗普堅持要求普京同意30天的停火協議。

白宮新聞秘書卡洛琳·萊維特周一在特朗普與普京通話前表示,總統仍對與普京舉行線下會晤持開放態度,“但要看今天通話的結果”。她強調:“總統已明確表示目標是實現停火並結束沖突,他對交戰雙方日益感到厭倦和失望。”

報道認為,克裡姆林宮正竭力通過戰俘交換、經濟合作提議等“進展跡象”安撫特朗普。克裡姆林宮擔心,特朗普可能很快不得不屈服於美國國內的政治壓力,以升級制裁手段打壓俄羅斯


對於美俄雙方的通話聲明,《紐約(专题)時報》5月19日文章認為,特朗普的版本比普京的版本積極得多,普京只提到了“未來可能達成的和平協議”,特朗普則重點強調了結束戰爭對俄羅斯烏克蘭的經濟利益。特朗普稱俄羅斯希望“在這場災難性的‘大屠殺’結束後與美國進行大規模貿易”,並表示他對這一前景持開放態度。他在社交媒體帖子中寫道:“俄羅斯擁有創造大量就業和財富的巨大機會。其潛力無限。”

美國政客新聞網認為,俄羅斯烏克蘭之間的停火談判進展甚微,特朗普總統可能決定退出。盡管周一與普京進行兩小時的通話後,特朗普表示兩國將“立即”啟動停火談判,但他似乎暗示,他將不再尋求在結束這場持續三年的戰爭中扮演調停角色。


報道稱,特朗普此前采取的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無法打動普京,如今似乎正在滿足俄方領導人的夙願:在未施加新經濟制裁的情況下逐步退出調停。

文章認為,以善變著稱的特朗普,若停火真能實現,隨時可能重新介入進程。但其對烏克蘭戰爭的疏離,標志著美國外交重心可能轉向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及潛在的伊朗核協議。這種轉變或將迫使歐洲在未來數月緊急填補烏軍戰場防御缺口。

CNN稱,在推動立即停火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重大進展的情況下,特朗普轉而強調他與普京之間“氣氛融洽、相談甚歡”。而普京則在回應中將此次通話形容為“內容充實且坦率”。

文章還稱,周一會談後,盡管特朗普似乎有信心讓俄烏簽署和平協議,但幾乎沒有跡象表明普京的做法有任何改變。

特朗普在通話前告訴記者,他和普京必須盡快會面,討論解決沖突的方案,但雙方的聲明中均未提及即將舉行峰會。盡管特朗普一再聲稱只有他才能結束戰爭,但他周一表示,停火條件的談判將留給烏克蘭俄羅斯,這顯然是在放棄任何直接的調解角色。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